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69中文网 www.69zww.gg,锦堂香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自己是真的重生了,而且,成功的阻止了孙乾干强/暴母亲。

    她起来的时候陈淮安已经走了。

    进了厨房,揭开陶钵,里面有麦面也有糜面,锦棠遂将两样面都揉开,烧油呛葱花,准备蒸一锅糜麦花卷出来。

    糜子金黄,麦面雪白,经锦棠一双巧手,一只只花卷仿似涨开了的花朵一般,一口咬下去,麦香夹着糜子甜,一口软糯一口酥沙,格外的好吃。

    葛牙妹昨儿就泡了半碗红豆,蒸花卷的时候后锅子里扔一把米一把红豆,等花卷熟的时候,粥也熟了。

    她还在忙着蒸酒糟,锦棠把早饭盛好,唤了念堂来端给老爹罗根旺去吃,自己叨了只花卷,便进了柜台。

    凭借上辈子对于陈淮安的了解,锦棠觉得那条人命他能遮掩得过去。但五千两的印子钱却是实打实的欠着。

    如今渭河县普通百姓人家,一年的吃穿用度也不过一二十两银子,五千两是笔天大的巨款,而孙福海瞄准的,是罗家的这间酒肆。

    弄清楚那笔巨款是怎么欠的,并如何保住赖以生存的酒肆,成了罗锦棠在从孙乾干手里救下母亲之后,最急迫的事情。

    和陈淮安和离容易,不容易的是和离之后,怎么才能堂堂正正,不受人耻笑欺辱的,在这渭河县把日子过下去。

    锦棠向来性子又倔又冲动,但并非全无脑子之人。

    她此时沉下心来,才决心要厘一厘自己嫁出去五个月之后,娘家酒肆的账了。

    *

    自打昨日从陈家回来,罗念堂便觉得姐姐有些不一样了,也说不出是那儿不一样,他就是觉得,姐姐不像是自己平日见的那个没心没肺,大呼小叫,嘴里只说着陈淮安的那个少女了。

    当然,她仍还是原来那般的漂亮,确实整个渭河县,便葛牙妹也没她的娇美,但她眉宇间一丝戾气,阴鸷,叫念堂莫名的有些怕。

    他见姐姐来要账本,便把个账本递了过来。

    念堂虽年纪小,却是个心思细腻的孩子,上辈子葛牙妹死后,罗根旺站起来了,但酒肆也因为葛牙妹欠的印子钱而抵出去了,他父子俩便借宿在隔壁的大伯家,从那时候起,罗念堂便渐渐恨起了葛牙妹来,总认为是葛牙妹平日招惹了孙乾干,才会有被奸污的事,才会让他们父子在渭河县活着都抬不起头来。

    后来锦棠去京城的时候,自然也带着他,可在京城读书的时候他也不甚跟锦棠往来,及至后来她和陈淮安整日的吵架,也就不甚管他了,好在念堂很争气,考中了进士,并凭借陈淮安的关系,年纪青青就进了大理寺,在里面做个六品文职。

    也正是在这时候,锦棠才发现大伯罗根发一家居然也跟到了京城,与念堂俨然一家人一般。

    后来念堂莫名其妙的就没了,至于是怎么没的,锦棠自己也不知道。只知道大房的人都在,就她亲亲儿的小念堂没了。

    小时候她团在怀里,架在脖子上,成日一口一口亲着长大的小念堂,至死的时候都深恨着她,当她是和葛牙妹皆是不折不扣的浪货,不肯见她。

    如今的念堂还是个极乖巧的少年,两只薄皮杏眼,一脸的单纯,虽说因为老爹瘫痪了去不得学堂,却也在柜台里放了本《三字经》,每有闲暇,就会书上两笔。

    这孩子就是上进,犟气,自尊心也极强的个性子,锦棠心说,这辈子我绝不能失了他的心,也要彻底改观我和娘在他心底里的印象。

    念堂见锦棠来翻账簿,自发的就抱着碗进厨房去洗了。

    锦棠翻了几页子三脚账,见近一年来除了每月罗根旺的药钱是个大项之外,每个月葛牙妹还要雷打不动支出五两银子,旁边附着的是:进君束侑。

    另还有她奶奶罗老太太的医药费,大伯娘黄莺的医药费,皆是从酒肆里出。

    锦棠顿时眉头一挑,高声道:“念堂,如今大房还是从咱们家要银子?”

    念堂隔着窗子道:“大伯娘半年前也躺下了,腰疼病的厉害,这酒肆本身就是祖传的,奶奶说也不讨要酒肆,但他们一家就得咱们养着。”

    锦棠不翻还罢了,一翻之下才发现,光是大伯罗根旺一家,一个月就要从这酒肆里掏走近二十两的银子。

    这也就难怪酒分明卖的很好,葛牙妹整日整夜一个人劳累着,背高梁背的快要累断了腰,还要欠下那么大的债了。

    却原来不至孙福海拿灵芝骗葛牙妹,大房也在啃她的这点血汗钱。

    锦棠缓缓和上账本,回望着后院里的酒窖。

    那是可以出好酒的好窖,到如今里面积攒着的数十年的陈酿,至少几十大缸。

    而她,有个天生擅长酒的好舌头,假以时日,只要好好经营,就不愁一辈子没有生计,可笑上辈子她除了踩曲之外,就没有踏足过酒窖,最后竟让这么一座好窖也落入他人之手。

    重活一世,借着这座酒窖,她自信自己是可以翻身的。

    他轻轻合上书,是一本宋代朱熹所著的《论语集注》。

    朱熹是宋代的儒学、理学大家,也是唯一一位非孔圣人亲传弟子,却配享祭孔庙的大圣贤。

    当今科举,以四书五经为基石,而朱熹的集注,在考试中则尤为重要,如今乡试,会试的考题,理论,依及考官们判题的依据,皆从朱熹的批注中出。

    但这本书在街面上是无售的,它做为手抄本,一直在仕宦阶层流传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